维生素D缺乏有哪些危害及怎么治疗
时间:2018-11-07 09:41:38 未知 作者:160 点击:1726
星鲨 维生素D滴剂 24粒
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为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是维生素D缺乏发展最为严重的阶段。
临床表现:
1.早期
多为2~3月龄婴儿。可有多汗、易激惹、睡眠不安等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此期常无骨骼病变。X线片长骨干骺端无异常或见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
2.活动期
骨骼体征:<6个月龄婴儿,可见颅骨软化体征(乒乓感);>6个月龄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形腿等体征。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或杯口状,骨骺软骨盘加宽>2mm。
3.恢复期
早期或活动期患儿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症状消失,体征逐渐减轻或恢复。X线片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重现、增宽、密度增加,骨骺软骨盘<2mm。
4.后遗症期
多见于3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X线及血生化检查正常。
必须注意的是佝偻病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多汗、易激惹、睡眠不安、枕秃等,很难同生理现象区别,仅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不能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乳牙萌出延迟(12~13个月龄后)、前囟闭合延迟(24个月龄后)不是佝偻病的特异体征,部分体征如方颅、鸡胸有一定主观性;下肢弯曲应与生理性弯曲相鉴别(依据病史、X线片与血生化等资料)。
治疗:
1.维生素D缺乏治疗
儿童轻度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时,可给予双倍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即800IUd,持续治疗3~4个月,然后恢复400IUd的常规补充剂量。
2.其他治疗
(1)钙剂补充:乳类是婴儿钙营养的优质来源,一般佝偻病治疗可不补钙。如有钙缺乏高危因素,骨量发育不良,可考虑补充钙剂。
(2)微量营养素补充:应注意其他多种维生素的摄入。
(3)外科手术:严重骨骼畸形可外科手术矫形。
预防:
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只要作好科学育儿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开展系统保健管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前、孕期开始,以1岁以内婴儿为重点对象,并应系统管理到3岁。即做到“抓早、抓小、抓彻底”。
1.综合防治措施
特别强调维生素D缺乏儿父母及看护人参与的重要性。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科学育儿和佝偻病防治卫生知识,克服不良育儿习惯,指导家长参与自我保健。
2.系统管理
通过妇幼保健网对孕妇、新生儿、婴幼儿开展保健管理,定期访视并按计划进行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防治监测。
3.加强护理
指导家长做好儿童生活和卫生护理,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贫血等急慢性疾病。合理喂养、平衡膳食、改变偏食等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佝偻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4.母亲孕期预防
孕妇应经常户外活动,进食富含钙、磷的食物。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400~1000IUd(10~25μgd)。如用维生素AD制剂应避免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摄入<1万IUd。
5.婴幼儿预防
(1)户外活动:指导家长带婴儿尽早户外活动,逐渐达1~2hd,尽量暴露婴儿身体部位如头面部、手足等。不主张日光浴及人工紫外线疗法,以防皮肤损伤,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儿。
(2)维生素D补充:婴儿(包括纯母乳喂养儿)出生数天后即可给予400IUd(10µgd)的维生素D补充剂,并推荐长期补充,直至儿童和青少年期。
维生素D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如婴儿每天摄入500ml配方奶,可摄取维生素D约200IU(5μg),加之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不必另外补充维生素D制剂。
(3)高危人群补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 800~1000IUd(20~25μgd),3个月后改400IUd(10μgd)。
上一篇:维生素AD制剂、维生素D、鱼肝油选择哪个更好?
下一篇:怎么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