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自查:这4种常见的饮食习惯,易致癌!
时间:2018-11-28 11:05:23 未知 作者:160 点击:2244
食管壁比较娇嫩,吃的东西温度超过65℃时,食管黏膜就容易被烫伤,反复烫伤可构成浅表溃疡。食管黏膜长期被这样反复刺激、反复损伤,就容易发生癌变。刚泡好的茶/咖啡、新鲜出锅的油炸食品、翻滚的麻辣烫火锅、刚出炉的肉包子……姑且都晾一小会儿或者吹吹气吧。 怎么知道眼前这冒着热气的食物是不是过了65℃?倒是没有必要拿温度计测,入口觉得烫就要先缓缓再吃。
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非常高。临床中不少胃癌患者都是从慢性胃炎发展而来,他们普遍存在三餐不规律、喜欢吃腌制和熏烤类食物等情况。熏制或腌制的食物,如熏肉、咸鱼、腌酸菜等,都属于高盐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亚硝酸盐。其实亚硝酸盐本身并不会致癌,但如果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进入胃部,与肉食中的胺类成分发生反应,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患癌的风险就变大了。有胃肠疾病或胃酸不足的人群,尤其要注意克制这方面。
这里的肉,主要是指红肉,即哺乳动物的肌肉,没煮熟的状态下肉色发红,比如:猪肉、牛肉、羊肉等……
来看看权威机构怎么说:
早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召集多个国家共22名专家进行科学评估,最终将食用红肉归为“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 级别。这一结论是基于“有限的证据”证明食用红肉在人类中会引起癌症,并有“强有力的”机理证据支持其致癌作用。
有另一种更详细的解释认为:
长期偏食红肉,人体在消化它们时,产生的胆酸的代谢产物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增多,会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有强烈刺激。经过5~10年的持续刺激和发展,大肠黏膜上的腺瘤很可能会发生癌变,最终引发肠癌。更详实的原因有待医学界继续探索。在这之前,咱们对肉食的爱是不是也要克制点?多临幸一下果蔬,饮食营养均衡,身体会倍儿棒。
酒精的致癌性现在已经是公认的了。长期摄入过多酒精,肝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会变大,对于女同胞来说甚至还可能导致绝经期后乳腺癌。 可是怎样算过量饮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到:“成人如饮酒,一天饮酒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过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具体计算,以啤酒为例是这样:酒精含量一般在3%,一瓶500毫升的啤酒含酒精量为:500×3%×0.8(酒精比重)=12克。其它可以此类推。
碰上酒局,怎么挡?过来人请在文末留言,一起出出主意吖。
你也莫太紧张。以上几种饮食情况只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并不等于一定会致癌。量变才会导致质变,而且癌症常常是多种因素综合引发的;饮食上偶尔过过嘴瘾无大碍,但长远角度来看,克制一下必是极好。
上一篇:秋季泡脚不简单,一不小心成大事
下一篇:孩子为什么容易过敏、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